• 期刊首页
  • 概况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概况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科研进展

  • 微生物所高福课题组在广谱性...
  • 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就冠状病毒...
  • 全国首届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...
  • 第六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...
  • 郭惠珊课题组在CMV非编码卫星...

通知公告

  • 关于2015级博士研究生提供接...
  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接收...
  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十...
  •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五届微生...
  •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五届微生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09 > 01 > 信息摘要

GUS为负标记的稻瘟病菌目标基因替换突变体双筛选体系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方法,在生物工程领域广泛应用。为了提高真菌目标基因替换的效率,以稻瘟病菌为研究对象,建立了一种以gusA基因为负筛选标记的目标基因替换突变体双筛选体系(GUS—DS)。首先,检测了78个真菌菌株的内源GUS活性,发现除3个菌株外均呈阴性。同时,将gusA基因导入稻瘟病菌、镰刀病菌、炭疽病菌后,转化子可获得高的GUS活性。表明gusA可用作真菌中的筛选标记。然后,以gusA为负标记,HPH为正标记,以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受体基因MGPEX5与MGPEX7的替换为例,建立稻瘟病菌GUS—DS体系。对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的转化子通过GUS活性检测进一步筛选,呈阴性者为可能突变体。通过PCR与Southern杂交对可能突变体进行验证,以此评估GUS—DS的筛选效率。结果表明GUS—DS将Amgpex5与Amgpex7的筛选效率由原来的65.8%和31.2%分别提高到90.6%和82.8%。另外,还建立了一种适合于GUS—DS的多重PCR法(M—PCR)用于突变体的验证。通过扩增目标位点的不同区段,可以有效区分突变体、野生型和随机插入转化子。M—PCR法验证突变体简便、迅速,可信度与Southern杂交相同。GUS—DS及M—PCR为功能基因组学及生物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双筛选 GUS活性 目标基因替换 MGPEX5 MGPEX7

上一篇: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牛、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
下一篇: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

       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《生物工程学报》
        地址: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 
       邮编:100101